讀書心得 -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
一個投機者的告白
1 投資者分兩類,固執的和猶豫的,勝利者是固執的人。
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: 金錢,想法,耐心,還有運氣。
2 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,而暴漲都以崩盤收尾。一再重複。
3 科斯托蘭尼雞蛋
行情三階段:
1. 修正階段
2. 相隨階段
3. 過熱階段
A1: 修正階段 (成交量少,股票持有人少)
A2: 相隨階段 (成交量和股票持有人數量增加)
A3: 過熱階段 (成交量異常活躍,股票持有人數量大)
B1: 修正階段 (成交量小,股票持有人數量逐漸減少)
B2: 相隨階段 (成交量增加,股市持有人數量持續減少)
B3: 過熱階段 (成交量很大,股市持有人數量少)
在A1和B3階段時,購買股票。
在A2階段,等待和保留股票。
在A3和B1階段,售出股票。
在B2階段,等待和保留現金。
在指數的上漲過程中,即使是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;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,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。
因此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的趨勢,其次才是選股。
股票價格是貴還是便宜,取決於基本數據和企業的發展前景。並不是跟你買進的價位相比。
投資人必須盡可能客觀評價一種股票,至於是甚麼時候進場的,並不重要。
就像任何賭博遊戲,輪盤,賽馬,也包括圖表系統,最後只有一條規則:
大家可能賺錢,但肯定賠錢。
4 判斷市場處於哪個階段
4.1 在出現不利消息時,市場並沒有下跌,就是市場出現超賣,行情已經接近最低點的徵兆。
股票已經掌握在固執者手中,他們對不利的消息不感興趣。他們相信自己,相信會出現更好的機會。
他們手中的股票都已經付清,邃有耐心等待更有利的消息。
4.2 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,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。
猶豫者手裡抓滿股票,儘管有利多消息,他們也無法買進股票。
固執的投資者雖擁有現金,但這樣的行情卻不想買進。
4.3 如果行情下跌時,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,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者手裡,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。
甚至可能發展成猶豫者賣光所有股票,直到指數上漲時,這些股票才會慢慢浮出水面。
如果成交量增加,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,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訊號。
4.4 當成交量小,且指數還在繼續下跌時,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。
因為在這種情況下,股票還握在猶豫者的手裡,他們還在等待市場恢復元氣,不過如果行情繼續下跌,
他們會突然恐懼起來,而把所有股票賣光。
老柯: 我不同意一般所謂成交量小,行情下滑並不重要的看法。贊成這種觀點的人會說,大眾在這種情況並沒有拋售股票。
但是這沒有說明任何問題,重要的事,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,他們今天沒有賣掉股票,並不代表不會在明天,一個星期,或一個月後,全部賣掉。
反之,當成交量越來越大,股票還不斷看漲時,也是前景堪慮。
因為成交量越大,表示股票市場越容易受傷,因為這時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個階段。
老柯: 我也反對成交量越大,及有利於指數上漲的看法。大家認為,大眾在這種情況下購買股票,是好現象。確實是如此,但是就只是對購買的這天而言。
我的意思是,那些猶豫者買股票,真的是好現象嗎?他們下星期也會買股票嗎?難道這些股票不會下個月再次出現在市場上?
猶豫者不具有立刻把股票脫手的危險嗎?
4.5 當成交量小,如果指數看漲,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。
雖然多數人會聲稱成交量小的股市沒有意義。然而事實是股票還一直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,並沒有轉移到猶豫者手裡,所以指數肯定還會繼續看漲。
也會吸引猶豫者,而固執者就等著把股票賣給猶豫者。
4.6 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樂觀時,那些不久前還不懂股票的人,就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興趣。
當市場處於牛市的第三階段結束時,最後一批的悲觀者就會轉而加入樂觀者的行列。
在這段期間,一切有利的現象都集中在一起,指數與現實沒有關連,完全退化成沒有意義的單純數字,無須任何客觀冷靜的思維。
專家們的分析,本益比或每股盈餘已不再具有從前的意義。大家投資的是未來,看重的是速度,是工業蓬勃發展向上的速度。
當媒體氣氛非常負面時,最後的樂觀者變成悲觀者,這時市場就處在熊市的第三個階段結束處。
在這段期間,利多消息不被重視,情緒悲觀的人佔上風,這時投機人士必須進場。
這話聽起來容易,但很難做到。
5 勇於與眾不同
5.1 即使投資者能做到不理會大眾的不安情緒,在指數下跌時買進股票,然而這才是考驗的開始。
之後,他還必須擁有強悍的神經,堅持保留股票,即使行情繼續下跌。
而這也就存在因損失嚴重,而精疲力竭,失去理智的巨大風險。
即使克服了這種障礙,市場開始上漲,投機者還要面對回跌情形,在指數持續上漲的過程中,行情回跌總是一再重複出現。
如果不明白這種發展過程,就必須重新評估情勢。如果診斷只是暫時性的干擾,就要立場堅定,不氣餒。
但如果出現根本性變化,例如戰爭、重大的政治、經濟或金融決策、政府輪替等無法預料的事時,就必須馬上考慮後果。
投機者必須時刻準備對自己的想法和計劃進行深刻反省。如果完全相信自己的某個想法,就必須堅持到底。
然而當情況從根本改變,意識到坐在危船上時就必須盡快脫身。
5.2 下個考驗是在上漲的第三個階段。投機者若在這階段開始時退出,就會錯過豐厚的報酬。因為指數是在這個階段才急劇上漲的。
如果貨幣因素始終有利,第三階段可能持續很長時間。市場持續得到資金補充,猶豫者仍然可以加碼投資。
這時,投機者不僅要聰明,也要有足夠的見識。
在市場普遍亢奮階段,如果貨幣因素突然轉為負面,即使大勢仍然看好,也必須馬上退出市場。
絕對不可受樂觀的數字和預測影響,因為樂觀隨時都可能變成悲觀。
6 我的座右銘是,凡是證交所人盡皆知的事情,不會令我激動。
最沒有意思的,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有關的訊息,這些都是先有指數,才有訊息的。賣出股票的實際動機是無法解釋的。
6.1 「既成事實」的假象
投機針對的是未來某個不確定的事件,如果事件應驗了,就成為事實,對於事實,大家便無須進行投機。
例如,大家都想在消息公布前進場,如果某天,利潤公佈出來,並和大家預期的一樣高,這時指數回跌,事情應驗,成為既成事實。
因為所有人都已經在消息公布前買股票,市場已經沒有新的買主。同時一些人會把賺到的利潤拿走,就壓低了指數,直到下一輪的投機。
又如,公佈的利潤低於大家預期的水準,指數會在公佈後下跌,即使本季利潤較上季增加很多都不重要了,因為大家眼裡只有先前的期待落空。
當然,情況也可能相反,如果大家預期利潤下降,他們就會提前賣股票。
直到消息公佈的當天,所有人都已賣掉股票,如果公佈的不如大家預期的嚴重,指數就會在消息公布的那刻逆轉暴漲。
有些人說得理智,做的愚蠢;還有些人說得愚蠢,做得理智。
6.2 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,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,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,而是要理解一切。
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,並採取相應動作。
7 股價永遠不會等於公司實際價值,否則,就不會有證券交易所了。
8 十律
1. 要有主見,三思後再決定:是否應該買進,如果是,在哪裡,甚麼行業,哪個國家?
2. 要有足夠的資金,以免遭受壓力。
3. 要有耐心,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,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。
4. 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,便必須堅定不移。
5. 要靈活,並時刻考慮到想法中可能有錯誤。
6. 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面,應該賣出。
7. 不時查看購買的股票清單,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。
8. 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,才可買進。
9. 考慮到所有風險,甚至是最不可能出現的風險,也就是說,要時刻想到有意想不到的因素。
10. 即使自己是對的,也要保持謙遜。
十戒
1. 不要跟著建議跑,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。
2. 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,或賣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賣,也就是說,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還多。
3. 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。
4. 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。
5. 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覺,不要因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,而忘掉它們,也就是說,不要不做決定。
6. 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,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做出反應。
7. 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。
8. 不要只想著獲利就賣掉股票。
9. 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。
10. 獲利時,不要過分自負。
留言
張貼留言